一边是面包甜点门店一年减少10万家;另一边,星巴克、喜茶、肯德基等餐饮大牌却纷纷盯上了面包甜点市场。
而且,在供应链端,头部品牌千味央厨也开始进军烘焙产业。就在昨天,它宣布推出全新的独立烘焙品牌“焙伦”。
2月28日上午,餐饮供应领域,国内最大的速冻米面食品供应商千味央厨有大动作,宣布要进军烘焙业,推出烘焙品牌。
它的合作企业中,不乏肯德基、呷哺呷哺、杨国福、华莱士、富士康、魏家凉皮这样的行业巨头。
自2002年起,千味进入肯德基供应商目录,开始为其供应原材料,其中包括葡式蛋挞速冻挞皮,成为国内最早生产工业化速冻挞皮的企业之一。
”千味央厨此次推出新品牌“焙伦”,正是看中烘焙产品巨大的市场空间,想做进一步深耕。
。千味央厨组织专业研发小组做研发,投资上千万筹建生产线,做烘焙产品的生产落地。”目前,
,分别为:葡式蛋挞皮、美式派(红豆派、香芋派、菠萝派)、超级酥(老婆饼、一口酥、榴莲酥)、披萨饼底和预烤华夫。
千味央厨曾经成功把油条的销售场景,从传统的早餐拓展到中西连锁快餐、酒店自助早餐、外卖、火锅麻辣烫、团餐等更多维度的场景。
对于在西方同样是街边小食的蛋挞、华夫饼等,千味央厨的新品牌焙伦能复制在油条上的成功吗?
千味央厨拓展部渠道总监张娟表达了信心,“我们积累了十几年的优势经验技术,
。”千味央厨营销副总钟辉坦言,“焙伦品牌起步时已有一定销售规模,接近两个亿,也有很多西式烘焙的合作案例,比如肯德基、汉堡王等。我们的愿景就是着眼全球,服务中国,把全球化的、真正的西式点心带入中国。”
《中国餐饮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点评上的面包甜点店铺收录数,全年都在走低,从年初的65万家,年底变为55万家,减少10万家。
,从2016年的42元,涨至2017年的49元,涨幅甚至高于大热的饮品类。
继奈雪的茶“茶+软欧包”模式后,喜茶也开卖软欧包,CoCo都可门店新增松饼产品线,乐乐茶开卖舒芙蕾等烘焙产品。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2017年甜点饮品外卖订单量增长 195%,订单金额增长208%,是外卖大分类里行业占比最快的大品类。烘焙产品并没有没落,之所以出现店铺数衰减,是因为,
。调查显示,除了连锁甜品店和甜品单店,餐厅成为甜品消费的第三大场所,分别占81.9%、63.9%和49.7%。
1、饮品店“茶饮+甜品”模式这两年,随着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纷纷跨界,以“茶+甜品”的模式,在烘焙市场分一杯羹。
2、西式连锁快餐店和西餐厅,烘焙产品提升客单价和体验感快餐场景的售卖多以单点或套餐的形式销售。
。据悉,目前已经有1100家甜品站的肯德基,未来将持续发力咖啡甜品业务。调查显示,西餐厅71.4%的人会经常点甜品。蛋挞、松饼等小甜品,也成了西餐厅丰富产品,提升客单价和体验感的利器。
有调查显示,在便利店的销售品类中,甜品和鲜食类食品的毛利高、购买频次也高,是主要盈利点。
日本专业调查机构曾提供了一组数字:在对便利店1000名顾客进行抽样调查中,
4、酒店餐饮和团餐企业,烘焙类半成品是必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餐饮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团餐市场的高速增长,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酒店餐饮和团餐对产品的丰富性要求很高,为提高效率和保障食品安全,大多会选择半成品,蛋挞、美式派、华夫饼等烘焙类产品,则是必选品。
。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华夫饼已成为咖啡馆标配,每个城市甚至有专门针对华夫饼的门店排名。
而且,华夫饼极具想象空间,可搭配水果、奶油等其他食材,做出更多创新融合的产品,提升价值感。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潜力,谁能抢先抓住机会,谁就能在这场争夺战中收割第一波红利。
